凯发国际-K8凯发国际(中国)官网

凯发国际概况 學校簡介 歷任領導 學校章程 校訓 學校標誌 校園沿革 學校機構 學院設置 職能機構 科學研究 自然科學 人文社會 凯发K8国际 交流合作 學術交流 姊妹校 K8凯发国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學研究 >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

K8凯发旗舰厅(中国)官方网站|海霞树小说网|盘点“超级畅销”科普书

2024-10-12 21:28:23   来源:湖南凯发K8国际新闻网   作者:凯发K8国际

  在上世紀50~70年代,國內作者原創的科普書有《科學家談21世紀》《十萬個為什麼》《算得快》《小靈通漫遊未來》《生活在電波之中》,既暢銷又長銷令當下出版界難以想象,其銷售量都有幾百萬冊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其中還有累計銷量過億的。

  “暢銷書”(Bestseller)一詞最初起源于美國,指的是在一個時代,或者說時間段海霞樹小說網海霞樹小說網,非常受歡迎的書。什麼樣的圖書稱得上暢銷書,並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但在國內出版業,圖書銷售冊數過10萬就已經算是“很好賣”了,並且一年中能達到上百萬冊的也就一兩本,能達到這個數字的作者有過莫言、白岩鬆、楊瀾、易中天、郭敬明等人海霞樹小說網。

  在上世紀50~70年代,國內作者原創的科普書有《科學家談21世紀》《十萬個為什麼》《算得快》《小靈通漫遊未來》《生活在電波之中》,這6本(套)書都有共同的特點是,既暢銷又長銷令當下出版界難以想象,其銷售量都有幾百萬冊,其中還有累積銷量過億的。

  今天,我們從這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及美好回憶,並帶給幾代國內讀者巨大影響的書中,或許可以看到一段歷史,或者又能得到一些啟發。

  新中國最早且影響巨大的科普圖書應該是《科學家談21世紀》。1959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累積銷量超過150萬冊。

  一位網名為晉陽浪子的網友在其博客上曬出了該書第一版的封面,略有破舊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這位網友說自己看了不下20遍,他還說,對于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紅領巾”來說,在熱愛科學的道路上,這本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78年,修訂版《科學家談21世紀》出版,總印數達到40餘萬冊。1986年,一批科學家又寫了一部《科學家再談21世紀》海霞樹小說網。1992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少年科學》編輯部換了名字,推出《明天的科學》。

  但要說到影響最大的科普書,則莫過于《十萬個為什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韓啟德稱它為“一部非凡的出版物”。1961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出6版,累積銷量1億冊海霞樹小說網。

  以上兩部都是集體合著的。《算得快》《小靈通漫遊未來》《生活在電波之中》則是由三位作者各自完成,同樣創造了科普出版的銷售神話。

  《算得快》的作者劉後一本行是生物學研究,他從1940年就開始從事科普創作,《算得快》是他在1962年完成的。1963年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保守估計累計銷量至少1000萬冊。

  有意思的是,該書到底再版多少次卻是個謎,責任編輯薛曉哲說,自從2002年接手以來,已再版了12次,但此前數字卻難以查找。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文革”後國內第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作家葉永烈的科幻處女作。1978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銷量超過300萬冊。

  《生活在電波之中》是微波技術專家甘本祓寫給孩子的第一部科普書,1979年納入“少年百科叢書”,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累計銷售500萬冊。

  新中國成立、“文革”結束,是造就這些超級科普書的兩個重要時間點。對未來的向往、對科學知識的渴望讓這些書受到熱捧。

  《科學家談21世紀》是當時25位中國最頂級的科學家對21世紀科學的預言,作者包括李四光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華羅庚、茅以升等,該書一出版就引起很大轟動。

  《十萬個為什麼》也與1959年迎接十週年國慶有關。據當年負責編輯該書的第三編輯室主任王國忠回憶,當年社裡因為拿不出像樣的“獻禮”書來,頗為尷尬。于是,出版社決心出點有質量的書。編輯們在學校裡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們愛問“為什麼”。由此,他們從1959年年底開始,便準備著手編一套問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學叢書。當時,為了給這套書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編輯們想出了20多個書名,寫在第三編輯室的黑板上。最後,大家不約而同選中了《十萬個為什麼》這個名字。

  《小靈通漫遊未來》的誕生則經歷一些波折。葉永烈早在1961年就寫了科學幻想小說《小靈通的奇遇》。當時正是吃不飽的年代,書稿自然擱淺。直到17年後“科學的春天”來到,葉永烈將發黃的書稿送到少年兒童出版社,立即得到肯定。他們建議把書名改為《小靈通漫遊未來》,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就這樣,葉永烈重新寫了一稿,又請畫家杜建國配上生動活潑的插圖。3個月後,此書面世,一砲走紅。

  十年“文革”,知識也斷了檔,使得廣大無線電愛好者的相關讀物缺口很大。《生活在電波之中》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版的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當時“少年百科叢書”的編輯週以謨,約甘本祓寫一本有關電子技術的書。當時甘本祓已寫過多部大學教材和專業著作,但沒有寫過適合孩子讀的科普書。經過與週以謨的多次磨合,甘本祓終于在1979年國慶30週年前交出了書稿。

  “有從非洲坐無燃料飛機來的湯姆,從澳洲坐水底乘快艇來的莎菲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從美洲經白令大橋乘火車來的強尼,還有蘇聯的娜泰莎,她是乘莫斯科與北京之間每小時一班的公共汽車來的。此外還有來自月球的龍那姐妹,和來自火星的火生弟弟。”

  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的高士其在書中寫道:“當21世紀到來的時候,人人口袋裡都有一架袖珍電視機,你和你的朋友,不論相隔多麼遙遠,都能面對面談線世紀的汽車、火車、飛機都裝有旅行無線電話機,而且都是自動撥號”。

  當時在復旦大學任教的謝希德遙想21世紀:“在商店裡看不見算盤的蹤蹟,當營業員把顧客購買的各種物品放在一塊裝有計算機掃描器的玻璃板上時,計算機不但計算出各物品的價格,同時還開出一個詳盡的賬目清單來。”

  《算得快》,聽名字就知道,是教小朋友如何計算的。運用書中的方法,真的算得很快。書中通過幾個小朋友的遊戲、玩耍、提問、解答,將枯燥、深奧的數學問題,演繹成饒有趣味的“兒戲”,寓教于樂。

  劉後一的女兒劉碧瑪回憶,1960年前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陳俊忻找到父親,約他給孩子寫書。劉後一尋思著:“孩子學數學挺費勁,就寫本關于速算的書吧。”細心的他在圖書館裡發現,少兒故事書都被翻破了,但知識書卻本本嶄新。他琢磨開了:“何不把兩者結合起來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寫一本故事性強的科普書呢?”

  30多年前,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知道“小靈通”那個圓腦袋、大耳朵、聰明好奇、消息靈通的小記者。有人稱《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未來世界的清明上河圖”。因為書中所寫內容都有科學依據,是對未來進行了全方位的掃描,但又有很多細節,如未來一頓飯會有哪幾個菜,房子是怎樣的,路燈是怎樣的,白天是怎樣的,晚上又是怎樣的,等等。

  電波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奇事物,不但是孩子,連電子專業的大學生在學習時都認為抽象難懂,甘本祓在《生活在電波之中》卻把它寫活了。該書也被台灣收入“青少年百科叢書”中。

  韓啟德曾評價《十萬個為什麼》:上世紀60年代這部著作掀起了科普閱讀的風氣,改革的春風又使這部書再次創造輝煌。50年來,這套書為提高我國全民的科學素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

  1978年版《算得快》的編輯鄭延慧回憶,上世紀70年代初她接手編輯需修改再版的《算得快》時,曾到劉後一家去過幾次,發現身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人員的他處境十分窘迫。當時他一家5口,擠在兩間大約8平方米的房子裡,“除了床鋪,難找別的空間。他常常只能在辦公室裡寫作到深夜,而後就睡在辦公室一家人全靠他一個人微薄的工資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中,劉後一依然寫出了一批極受歡迎的科普著作,如《“北京人”的故事》《山頂洞人的故事》《半坡人的故事》等,還都跟數學一點也不搭界。

  葉永烈是《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最年輕並且寫得最多的作者。他在讀北京大學化學系時,年僅19歲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碳的一家》,20歲就參與寫《十萬個為什麼》。

  甘本祓也是一位高產的科普作家K8凱發旗艦廳(中國)官方網站,“文革”結束後他組織和參加編寫了多套科普叢書,常常在一年中同時寫幾本書,又為不同的報刊和廣播電台寫文章,其中不少圖書和文章都已成為經典,如《茫茫宇宙覓知音》《超級間諜之謎》《誰是電波報春人》等。

  正如科幻作家星河所說,《算得快》“成為在我眼前打開數學之門的一把鑰匙。”的確,這些科普書為幾代青少年打開一條通向或者了解科學的道路。凱發K8旗艦廳AG登錄凱發K8國際娛樂官網入口凱發K8旗艦廳AG凱發K8旗艦廳AG凱發K8國際人文社會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

上一篇 : 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特殊的歇脚地动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不法分子伪造公

下一篇 :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我也是花下载|警惕!“自然科技”APP是民族资产解冻类